桐城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双招双引”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

来源:桐城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12-09 16:00:20 阅读量:483
分享:

1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安庆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的决策部署,进军“全省十强”的工作目标,坚定不移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以“内搭平台、外联老乡”为路径,推动我市形成大抓发展、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浓厚氛围,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目标任务

1.项目引进实现新突破。紧盯央企、国企、产业链头部企业、行业50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和瞪羚企业等,全力以赴吸引有效投资、做大发展增量,千方百计实现招大引强再突破,以大项目支撑大发展。全年引进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个、2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全年新开工招商项目实际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0亿元以上,实现百亿项目招商新突破。

2.利用省外资金实现新增长。全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48亿元,新入省库项目49个,其中1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个;十大新兴产业项目38个;现代服务业项目10个。

二、夯实主体责任

3.强化市级领导责任。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市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主攻重大项目,每人牵头引进一个30亿元以上项目,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引进一个20亿元以上项目,其他市级领导每人牵头引进一个10亿元以上项目。市领导根据各自负责产业链、联系镇街产业集聚区、分管市直部门及驻外招商队伍,包保重要客商联系联络、重点招商项目全流程推进,落实领导每月带队外出招商考察制度,做到重要客商亲自接待、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大问题亲自协调,推动项目加快落地。

4.压实园区责任。落实好园区“双招双引”主体责任,完善重大招商项目集体决策机制,加强对重大优惠政策的监管,实施重大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以园区为承接主体,坚持“亩均论英雄”,加快资源集约、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挥好“一区多园”带动效益。围绕智能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及医药医工等优势产业,以打造配套链为目的,针对性地承接引进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现有企业内引外联、扩大规模。经济技术开发区主任牵头引进一个30亿元以上项目,副主任每人牵头引进一个20亿元以上项目,双新产业园主任负责招引一个10亿元以上项目。

5.落实科干招商组责任。成立14个由产业集聚地正科级以上领导任组长的科干专业招商组,各科干招商组工作由市领导联系包保。各产业集聚地科干招商组是各地“双招双引”工作责任主体,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合肥都市圈等重点区域,在与我市产业契合度高,项目资源和溢出效应明显的北京、上海、南京、深圳、苏州等城市开展驻点招商,开展从收集项目线索到落地投产的全流程跟踪服务,具体负责联络当地杰出乡友和商、协会,并承担为企业招工、找市场工作。

6.明确市直单位责任。市直单位全年招引项目新增固定资产到资5亿元以上。各单位要对照各自目标任务,同时做好为企业招工和找市场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建立经济部门参与项目推进全周期服务工作机制,全力推动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和入统、入规工作。

三、优化体制机制

7.完善一把手招商机制。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各单位一把手作为招商引资主要责任人。坚持招商引资“一线工作法”,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投产、运营,结合本单位职能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凡在2022年6月30日前未完成全年任务1/2 或在9月30日前未完成全年任务 3/4的单位,其主要负责人于7月5日或10月5日前离岗招商。凡没有完成全年招商引资工作任务的单位,年终综合考评不得评先、评优,单位主要负责人不予评优。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并提高考核权重。

8.完善项目招引协调机制。制定《桐城市招商引资准入管理清单》,建立招商准入机制,规范招商工作流程。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统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全市招商项目达成初步协议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初步评审、完善后正式签署盖章;对重大招商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统筹推进;对特别重大项目,成立重大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个项目、一名市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实施“挂图作战”和“挂牌督办”。

9.建立项目全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对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招商项目,建立“全过程清单式节点化”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台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成立推进重点项目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召开专题调度会,协调解决招商引资项目从信息获取、项目库编制、洽谈对接、签约落地到建成投产等全过程中的共性问题、突出难题,实行分级包保责任制、问题销号制、定期一线督促等制度,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投产达效率。

10.完善共享通报机制。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对园区以外单位引进落户园区的项目,继续按照《桐城市招商引资项目共引共建共享暂行办法》(桐办发〔2018〕90号文件)执行。园区推荐落户镇小微园的项目,比照办法共享招商成果。建立招商线索调度研判机制。园区、科干招商组、市直目标任务单位、产业链牵头单位、驻外招商人员负责招商项目信息收集和跟踪,全面摸排并及时报送项目线索每周报市招商中心。市招商中心建立动态项目信息库,结合在外人才数据库分类整理比对,初审研判后,推进有效项目线索对接、洽谈、考察,提升转招商线索收集转化率。建立调度通报机制。对全市招商引资实行周信息、月评选、季通报制度,每周发布招商引资工作动态,每月发布招商简报,点评招商具体项目和整理产业发展政策知识,每季度对各园区、科干招商组、市直单位的实际使用外资、落地重大项目实绩进行通报,不定期对重点招商引资大项目实行全流程跟踪服务进展情况进行通报,营造“比学赶超”招商氛围。

四、加强平台建设

11.成立基金合作平台。以政府引导基金统领,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立产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围绕智能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及医药医工等优势产业,与国内该产业主投基金公司、国有产投平台合作,在桐成立合作基金,以投代补,精准导入项目,解决重大项目资金需求,推动基金和银行实现投贷联动,实现用资本力量招商。

12.建立重点城市驻点招商平台。建立机制。采取“1+1+N”工作模式,即一名市领导联络一个商会+一名商会会长担任招商特邀顾问+相关产业链牵头单位、招商中心、园区等相关单位为专班成员的组织架构,建立与各地商会联系沟通的长效机制。落实载体。由产业链专班梳理产业项目库,联合商会建立本地企业联络人才库,开展包括每年在重点城市商会举行招商对接会、展会推介会、人才交流会等活动,让商会参与双招双引工作有抓手、有载体。

13.突出开放平台招商。发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安庆联动创新区桐城片区、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新产业园20万㎡标准化厂房和金涛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承载地的作用,围绕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承接引进产业链、打造配套链;充分用好国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同长三角地区先进园区的战略合作,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探索共建和优化产业园、园中园。

14.健全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政府聘请招商顾问机制。严选、聘请一批支持桐城经济社会发展,且声望高、影响广的机构组织和个人,担任桐城市政府招商顾问,包括知名企业,知名投资咨询机构,知名中介服务机构;本地龙头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职业经理人,国内相关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在政界、商界、学术界、新闻界等有较强影响力的领军人物。

五、创新招商方式

15.强化活动招商。进一步推进政企联动,参与重点产业高峰论坛、行业展会等活动,借助活动平台加强对桐城产业发展、市情市貌的展示推介,推动一批链上高端企业及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桐城。举办桐城资本论坛,邀请国内各金融投资机构及行业大咖参加,开拓桐城产业资本招商新路径。依托桐城中学120年校庆活动,开展专题“双招双引”推介活动,放大桐中校友资源效应。在京举办院士等杰出乡友谋发展座谈会,顶格谋划全市经济跨越发展发力方向。

16.推进以商招商。充分发挥好企业招商主体作用,鼓励已落地企业利用业务渠道、人脉资源,获取关键招商引资线索,引进合作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来桐投资,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加快产业集聚。对提供引荐有效项目的本地企业给予奖励,对于本地企业招引到桐落地合作合资的重大项目,可享受同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17.实行委托招商。加强同商协会等中介组织机构,以及科研院所、企业孵化器、专业招商代理公司等的战略合作。借助专业机构和人才的优势积累,积极对外宣传推介桐城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组织和实施招商活动,实现项目招引落地。

18.推进产业链招商。立足我市智能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及医药医工等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抓住新发展契机,立足本地现有产业上下游配套,有针对性开展招商活动。大力引进中国500强、民企500强、行业50强、一批产业技术领先、集聚能力较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和上市公司,发挥其虹吸效应,推动构建新兴产业链条。

19.加强招才引智。重点围绕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招引项目,从省内外引进一批创业和创新领军人才。市科经局牵头,会同科创中心、招商中心等部门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不少于2个,申报省“特支计划”和“115”产业创新团队各1个。实施“智汇文都”行动,建立联络服务机制,配强人才服务专员,市四大班子领导牵头联系重点在外人才,各镇街结对联系本地在外人才。出台《院士政策十条》,对高端领军人才及其父母提供更高价值服务。充分发挥在外商协会作用,引导桐城籍优秀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20.编制招商要素保障手册。编制完善土地、水电、劳动力等要素保障手册,介绍各地区产业用地、平台载体,资金配套、扶持政策等,展现项目承载能力,为后续各类项目落地,选择合适区域提供必要参考。对全市范围内的土地、2000㎡以上闲置厂房等要素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摸排和利用规划,建立详细的土地台账和土地储备库;尝试精准供地“答辩”制度;对当前的财政、税收、科技、教育、金融、投资、物流、人才等支持政策和水、电、气等要素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整理汇总出涉及主导产业的政策,明确双向约束条件,确保扶持政策针对性更强、扶持力度更大、操作更简便易行。

六、强化工作保障

21.强化督查考核。成立招商引资绩效考评小组,由市委组织部、市督查考核中心、市人社局、市招商中心联合相关部门以任务指标体系为基础,主要考核基础工作、指标落实、新开工项目及入统、新投产项目及入规、纳税情况等内容。对当年新引进项目,实行过程考核计分,完善督促检查制度。

22.加强队伍建设。坚持“选人招商,一线培养”,把招商引资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切实解决干部招商的后顾之忧。

23.加强经费保障。财政部门对招商工作经费予以足额保障,经开区、科干招商组自行安排招商引资工作专项经费,保障各招商组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开展;招商工作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及社会购买服务,以便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重大招商推介活动经费另行保障。

24.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推动企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切实提高行政审批和协调效率,不断完善从项目审批、供地、建设到投产的跟踪服务。全市各级干部要深入企业解难题,精准化、常态化、全覆盖式联络帮扶项目落地,由市企业服务中心牵头成立项目落地服务专班,明确各阶段相应部门职责,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桐城市人民政府

本文来源 桐城市人民政府,转载请注明来源!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相关阅读

报告分类

热门阅读

推荐园区

前瞻服务

  • 产业研究

    市场洞察 + 趋势研究 + 全球投资机遇 + 战略规划

    • 行业研究报告

    • 月度监测报告

    • 行业决策内参

    • 专项市场调研

    • 政府专项课题

    • 行业竞争力分析

    • 行业投资发展研究

    • 投资可行性研究

    • 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 产业链研究报告

    产业研究服务热线:400-068-7188

  • 产业规划

    「招商前置」规划法 + 独有「园区招商」大数据库

    • 区域经济规划

    • 新区开发规划

    • 产业园规划

    • 城市更新规划

    • 产业生态规划

    • 概念性规划

    • 投资选址规划

    • 政府决策咨询

    • 空间规划建议

    • 产业招商落地

    产业规划服务热线:400-639-9936

  • 招商规划

    招商图谱 + 项目包装 + 智慧招商系统 + 精准对接

    • 精准意向投资项目引荐

    • 产业招商政策编制

    • 项目评估/尽职调研报告

    • 招商推介活动

    • 招商项目包装

    • 重点项目实地考察

    • 产业图谱编制

    产业招商服务热线:400-639-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