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紧紧围绕全市区位和产业优势,以林业和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为蓝本,以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导向为主要依据,担当作为抓落实,争先跨越促发展,以“林”为主题精准发力,以“长”为核心履职尽责,以“制”为根本探索创新,聚焦“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大任务,全面推进科学绿化,全面建立林长制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形成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强大合力,扎实推动林长制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彰显出强大的制度优势,构建起齐抓共管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工作的大格局,推动逐步实现森林草原资源管理方式、巡林护林向智慧化、数字化管理转型的新跨越,释放出良好的治理效能,为玉门市乃至全省推进林长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成功经验,为全市科学完成林长制信息化顶层设计、始终保持走在全省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构建有力的组织化体系。结合玉门市实际,印发了《玉门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建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县级总林长,有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为县级林长,县级林长制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县级林长制管理体系。各乡镇、园区、街道分别印发乡级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乡级总林长、乡级林长、村级林长、副林长及护林员、草管员和网格员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玉门市持续完善林长制工作运行机制,实化林长巡林等林长履职方式,积极创新“林长+”机制,制定印发了《玉门市林长制会议制度》《玉门市林长制督查制度》《玉门市林长制工作部门协作制度》《玉门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玉门市林长制信息报送和公开制度》五项制度和总林长令、林长公示牌信息公开、巡林督查等相关配套制度,加强林草资源监测监管,实时掌握林草资源动态变化,形成一系列配套齐全、设置合理、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工作制度。设立县级总林长2人、林长8人,乡级总林长32人、林长126人,村级林长90人。
构建完整准确的数据体系。玉门市进一步压实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强化三级联动,部门协同,划清边界,明确责任内容,根据玉门市国土三调成果,积极开展玉门市森林、草原、湿地数据与三调数据融合工作,进一步摸清底数,明确管护对象。将全市林、草、湿资源按照各级责任区域分解到3个工业园区、9镇3乡、3个街道办共18个乡级管理单位、86个村级管理单位和290个组级管理单位的林长责任区域的全域覆盖责任体系。同时,将自然保护地和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区纳入乡级管理体系,由管理单位负责人在辖区乡镇(街道)在担任林长。根据各责任区域资源现状,明确管护对象、管护任务和工作目标,确保管护范围无遗漏、管护责任不落空。
构建造林空间管控体系。在编制完善玉门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完成全市绿化空间划定,共划定全市造林空间28.61万亩;完成禁牧草原、草蓄平衡草原划定工作,根据玉门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从全市489.93万亩草地中,区划禁牧草原200万亩,草畜平衡草原167.57万亩。玉门市79.52万亩林地中,森林面积74.16万亩,森林覆盖率4.1%,森林蓄积34.9万立方米;按权属分,国有林地75.91万亩,集体林地3.6万亩;纳入天保工程区外公益林65.38万亩。开展林地、草地、湿地调查监测工作,完成6个湿地、21个草原样地调查和62个林地、9个湿地、266个草原图斑监测任务,林草湿空间规划布局更趋完善。设立县级天牛固定监测点110个、县级临时监测点20个、乡级固定监测点409个。
构建责任网格化体系。结合玉门市实际,进一步细化了各级总林长、林长、副林长和林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责任,将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保护、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修复、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林果业提质增效、森林草原灾害防控、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深化森林草原领域改革、建立完善监测体系、基层基础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到各级总林长、林长、副林长头上,初步构建属地负责、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进一步靠实压紧工作责任,努力形成全面推进林长制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2022年,完成玉门东镇生态园造林1000亩,带动全市完成生态林建设任务4224亩,封滩育林6000亩,分别占任务3400亩、6000亩的124.3%、100%;其中三沿一部绿化提升32.5公里、2260亩,农田防护林31.2公里,绿色通道32.5公里,乡村绿化500亩;完成义务植树任务61.5万株,占计划任务50万株的123%;建立市级义务植树基地2个,县级2个,乡级义务植树点12个。2023年,将依托储备林生态林建设项目,积极争取疏勒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和欧投行黄河流域沙化土地可持续治理等项目落地,持续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高标准实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储备林生态林项目总投资2亿元,计划融资1.32亿元,项目采用“投资人+EPC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分两年实施储备林生态林建设项目,按照“绿随路植、林跟水走、因地制宜、内灌外乔”原则,“多树种、高标准”的建设思路,通过合理密植、多树种搭配,落实人工造林地块1.1万亩,在玉门东镇建化园区生态公园计划营造生态林0.35万亩,栽植胡杨、白榆、杜梨、云杉等各类树木10.5万株;在玉门老市区至G30高速公路清泉收费站道路两侧和玉门东镇至玉门老市区红色旅游公路两侧各50米范围内,绿化总长度为33.711公里、造林0.75万亩;完成“三沿一部”绿化提升57.7公里,3500亩;辐射带动全市12个乡镇、3个园区、2个农垦团场落实造林地块0.2万亩,全市各乡镇、园区沿铁路、公路、景区落实造林31公里。
构建舆论宣传导向体系。投资20万元,启用“玉门市林长制智慧平台”,在全省率先建成林长制信息化移动端APP平台并实现上线运行,通过“林长制智慧平台”可实时巡护、巡护事件上报、查看、巡护日志、通知公告管理、护林员管理、单位管理及考勤考核等,结合移动端APP可以实现对巡护业务的管理和信息化,更好地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问题,不断推动林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林长制改革提供“智慧”支撑。充分利用当地的电视、广播电台、网络、市(县)乡(镇)村(组)滚动电子屏、信息公开宣传栏、抖音微信群、公众号、融媒体等宣传途径,对林长制工作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增强群众对林草湿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保护意识,筑牢广大干群的思想意识。在林草湿责任区域显著位置设置了保护生态、森林草原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牌,在自然保护区、公益林区、草原区架设了围栏,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支持、共同参与林长制工作的浓厚氛围。设立县级林长制公示牌2个、乡级18个、村级90个。
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玉门市精准发力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强化督办考核,压实林长责任,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管理机制,扎实推进林长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林长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各项工作取得如期成效。强化林长制督查考核,将林长履职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作为评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确保重点工作全面推进、重点任务全面落实。依据《玉门市林长制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玉门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玉门市林长制工作考核评分细则》的通知》要求,重点是科学规范了国土绿化任务指标、细化了森林草原防火指标中评分细则、明确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监测预报要求、在森林草原生态保护上提出了各级林长网格化管理体系履职职责,市林长办组织开展了对全市3个园区、12个乡(镇)、3个街道(社区)2022年度林长制工作考核,考核采取百分制,按照听、看、查方式和上级及本级业务部门验收结果为准,主要从国土绿化、资源保护管理、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草原灾害防控、林长制实施运行等方面进行逐项评分。通过考核体系的健全和细化,不断完善林长制考核管理体系建设,有效督促各级林长落实巡林等相关制度,发现破解林草事业发展的瓶颈,依次解决阻碍林业建设保护发展体系夯实了坚实基础,以“林长制”促“林长治”,推动实现山有人管、树有人种、林有人护、火有人管、责有人担的美好愿景。(玉门市林业和草原局 周冲)
来源: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