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产业兴区、服务业强区”战略,聚力聚焦实体经济,加快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增强重点产业领域资源配置能力,激发地标性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全面构建“四主两新”现代产业新体系,持续加大力度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我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快建成淮海经济区服务业高地。
一、培育目标
2023年,依据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评价和认定标准,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升级一批”原则,面向全区中小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分类建立重点企业梯度培育库,多措并举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年内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
二、重点任务
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标杆引领与面上推广相结合、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壮大相结合,弘扬“工匠精神”与提升质量品质相结合,大力引导培育我区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益化、特色化、创新型企业提档升级,尽快成长为“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一)分类指导,梯度培育。紧紧围绕我区“1356”工作布局,全面构建以现代商贸、金融服务、商务会展、文旅康养等产业为主导,科技服务、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为先导的“四主两新”现代产业新体系,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培育创新产业集群骨干企业,依据企业所属产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主营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培育方向等参考指标,论证遴选优质中小企业,分级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形成培育库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滚动上升、不断递进梯度培育体系。
(二)明确任务,精准帮扶。建立梯度培育服务专员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分级服务”的原则,成立工作专班。各办事处要从优选一批服务专员,为梯度培育库企业提供全方位资讯服务。对培育库企业提出的管理咨询服务需求,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实现企业合理诉求事项,省级以上权限积极争取、力求实效。
(三)专题培训,提升能力。组织各办事处专精特新服务专员、工作人员、专精特新项目创建负责人针对性开展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等相关政策专题培训班2场以上,纾困政策大讲堂等系列培训2场以上,采取线上线下、内训外训、现场访学等多种方式实施培训,有效提升培育库企业专业化、精益化、特色化、创新性水平。年内培训服务专员、项目创建负责人20人次以上。
(四)对标对表,扬长补短。对照国家、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评价标准和认定标准,区经发局要充分调动协会商会、管理咨询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资源,组织专业团队对培育库企业进行对标诊断评估,辅导企业对照指标找差距、找不足、找短板。对重点企业逐一标识弱项短板,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尽快补齐。力争实现入库重点培育企业对标诊断率100%。
(五)政策集聚,合力推进。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充分运用财税、技术、产业、人才、用地、用能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各部门扶持政策向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库企业聚焦,精准发力,提高政策支持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六)强化服务,助企纾困。强化金融惠企服务,推动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促进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提升。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提升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水平。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实现无分歧欠款清偿率100%。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作用,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有会议。协调解决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过程中遇到难点问题,并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各地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尽快形成部门协同、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推进梯度培育工作格局。
(二)强化考核激励。根据省、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相关要求,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纳入办事处高质量发展考核和全区绩效目标考核,科学制定专门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各地专精特新培育任务落实落地,争先创优,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三)落实资金支持。落细落实各级纾困惠企政策,确保梯度培育库企业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加大推进国家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资金、省、市级工业和信息化转型升级资金的推荐申报力度,加快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市县两级全覆盖。
来源:经济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