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区,作为西宁市的“中芯”城区,既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区位条件优越等优势,也面对着许多老城区共同存在的短板与挑战。道阻且长,如何寻求改革前行的突破口?如何让产业、文化、民生奏出和谐的交响曲,让经济社会发展画出一条让人民满意的上扬曲线?
朝改革要发展,向奋斗要机遇,从市民中心落地到老旧小区改造,从香水书院到“爱老幸福食堂·中央厨房”,近年来,城中区以一个个重点项目,一件件民生实事作为对人民期盼的最有力回应,用攻坚克难的坚实足迹,释放着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向30万各族群众交出了高质量的厚重答卷,也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中央活力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中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围绕“‘中芯城区’优势和南川带动优势,突出城市更新、商贸会展、历史人文特点,深化“放管服”改革,以重点项目带动全面开花,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如同疾驰的马车,如何拉动至关重要。重点项目,就是城中区的发力点、动力源。近年来,城中区先后实施了中心广场北扩、水井巷中心等 310 个重点项目,其中“青洽会”“城洽会”签约项目23个,累计到位资金137.9亿元,3个10亿元以上项目落地实施。
不久前的青洽会上,麒麟名都奥特莱斯项目成功签约,签约资金10亿元。项目落地后,城南片区的商业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凸显。这个昔日给人以沉寂印象的片区,如今正向世人证明着自己的巨大潜力。
就像麒麟名都奥特莱斯项目一样,一个项目可以辐射一个区域,一批项目就能带动全区。“水井巷商业文化旅游街区”改造项目,中心广场北扩、南门大世界、香格里拉商业中心项目、市民中心、青海国际会展中心、元堡子生态公园、万科唐道汇、麒麟名都商业综合体……从南到北,从老城区到新片区,从滨河沿岸到南川河畔,在中区,一个个项目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崛起,外溢效应不断显现,中区的经济版图被不断“点亮”。
而随着这些项目的成功落地,城中区打下了吸引更多社会经济效益明显、辐射带动强的知名企业、高端人才和项目产业落地的坚实基础,也使这里逐渐成为了创业创新、投资兴业的热土。
要发展,就要求新求变。城中区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扬长避短,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服务业为突破口。这些年,城中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不断优化,其中第三产业占比接近七成,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产业结构优化的成果有目共睹。数据显示,与“十二五”末相比较,地区生产总值从121.79亿元增长至203.56亿元,增长同样接近七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倍和1.5倍,群众的口袋鼓起来了,发展的红利让每个中区人尝到了甜头。抓“大”不放“小”。2020年8月,城中区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传来喜讯,该基地在全省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级示范。同时,为了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城中区设立 100 万元小微企业年度发展专项资金,给他们“添油鼓劲”。
想要凤凰来,先载梧桐树。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一环。城中区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为投资创业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环境。区政务服务大厅整合进驻市民中心,公布政务服务事项清单459项;(社区)全面建立便民服务中心,5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压缩企业设立、变更、注销时限,个体工商户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零突破”;高质量实施税费改革,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税降费5.2亿元。更高效、更便捷、更精准的营商服务,成为了中区吸引金凤凰的一张“王牌”。
来源:城中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