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歙县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来源:歙县县委办 发布时间:2023-05-22 12:00:12 阅读量:1040
分享:

1

为加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步伐,深入践行改革创新、二次创业,发挥全县经济发展主阵地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实现园区更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战略布局和系统思维,通过产业集群高效发展、开放创新引领发展、要素资源保障发展、两业融合绿色发展和体制机制优化发展,全面提升歙县经开区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自主创新力、引领向心力,推动歙县经开区提质扩量增效。

(二)发展目标。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基本建成主导产业集聚、空间布局合理、开放创新突破、资源高效利用、产城深度融合的发展体系。2023年,全区经营收入、税收增长15%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到2025年,全区经营收入达60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65亿元以上,税收达15亿元以上。2023—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0%以上,园区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产业集群高效发展

1.聚焦招商引资,聚力招大引强。充分发挥“党建+链长制”机制作用,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完善产业链图谱和产业招商地图,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开展常态化驻点精准招商;完善招商项目决策机制,研究出台支持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配套支持政策和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政策,探索总部经济招引新模式,确保每年招引落地工业项目和落地资金增幅均不低于30%,招引项目开工率不低于70%,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10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1个。(责任单位:县投资促进局、县委组织部、县科商经信局、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经开区管委会。排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聚焦产业生态,加快龙头培育。立足自身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明确主导产业,严格项目准入,走产业集聚化发展道路。重点扶持产值超5亿元企业,加大各类要素、资金和政策保障力度,扶优扶强,助力企业聚焦主业,跨越式发展。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产业或参与合作延伸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培育产值突破5亿元的企业10户以上,其中产值突破10亿元的企业5户以上,培育隐形冠军、单项冠军2家、“链主”企业3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以上。(责任单位:县科商经信局、县经开区管委会、县财政局)

3.聚焦亩均效益,提升发展质量。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亩均论英雄”改革决策部署,实现规上工业和占地5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评价全覆盖。进一步强化企业亩均效益评价结果运用,落实《黄山市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差别化政策实施意见(试行)》(黄亩均组〔2021〕1号)精神,严格执行用电、用水、用气、用地、环境容量、融资利率等要素的差别化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县科商经信局、县经开区管委会、县发改委、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应急管理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供电公司、徽投集团、各金融机构)

4.聚焦资本市场,推动企业上市。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快上市企业培育,鼓励企业挂牌上市和直接融资。到2025年至少培育主板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 家,“省级区域板”上市企业10家。(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科商经信局、县经开区管委会)

(二)开放创新引领发展

5.聚焦开放发展,提升开放能级。全力建好中国(安徽)自贸区黄山联动创新区,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强化联动创新发展。优化外资外贸扶持政策,创新外资项目招引路径,2023年力争引进直接利用外资项目2个以上、直接利用外资100万美元以上。到2025年,直接利用外资金额年均增幅保持1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幅保持10%以上,园区开放水平大幅提升。(责任单位:县经开区管委会、县科商经信局、县投资促进局)

6.聚焦主体创新,激发创新活力。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引进培育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引进省内外科技创新团队,建立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加大与科研院所和行业联盟的产学研合作力度,创新“县院合作”“院企合作”模式,深入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力争2023年完成产学研用合作10项以上,发明专利授权30项以上。(责任单位:县经开区管委会、县科商经信局、县发改委、县市场监管局、县人社局)

7.聚焦技术改造,助力企业转型。大力实施“科创+”战略,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鼓励传统企业机器换人和智能化升级改造,力争2023年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企业不少于30户,完成技改投资17亿元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户、战略新兴产业企业8户,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0户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产值比重超6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产值比重超50%。(责任单位:县科商经信局、县发改委、县经开区管委会)

8.聚焦平台建设,增强创新动能。发挥省“两业融合”试点、省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园区、省高端机械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等优势,加强经开区创新基础设施和高能级平台载体建设,建成智慧园区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园区能源合同管理平台,引进2个以上省外优质咨询机构落户,进一步提升经开区引领创新、聚合发展的能力。(责任单位:县经开区管委会、县科商经信局、县发改委、县投资促进局、县人社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开投公司)

9.聚焦协同创新,加强区域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承接先发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实施人才交流计划;积极打造省际合作园区,探索区域共建和飞地经济等模式,深化区域经济和科技一体化发展。(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科商经信局、县投资促进局、县经开区管委会)

(三)要素资源保障发展

10.聚焦规划引领,拓展发展空间。围绕歙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修改完善“一区三园”空间规划布局。城西园区紧盯“扩增量”,打破区域限制,强化整体思维,推进扩区提质,深化与徽州区化工园区融合发展;城南园区着重“抓变量”,提速规划建设水平,新增开发面积400亩;城东园区立足“优存量”,新增开发面积300亩,积极推进“北扩”,为产城融合发展腾出空间。(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经开区管委会、县发改委、县住建局、县林业局、县开投公司、郑村镇、桂林镇、北岸镇)

11.聚焦低效用地,加快盘活利用。强力开展“五未”用地清理,依照《关于常态化开展县经济开发区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处置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歙政办〔2022〕18号)精神,对经开区闲置低效用地开展常态化摸排,制定低效企业动态清单,强化部门协作,综合运用司法、行政、税收、安全、环保等措施,依法依规开展处置。2023年重点推进金马片区、汪满田片区、吉瑞片区的集中处置,启动连片“工业棚改”“退二优二”。相关部门加强梳理推动闲置低效用地处置的法律法规,研究出台支持处置和利用的政策,联合攻坚,力争全年完成低效用地处置500亩以上。到2025年底,累计完成园区低效用地清理1500亩以上。(责任单位:县经开区管委会、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科商经信局、县法院、县财政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应急管理局、县税务局、县投资促进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供电公司、开投公司)

12.聚焦集约高效,优化土地配置。建立健全经开区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机制,提升土地要素保障能力;规划建设一批多层标准化厂房,每年新建或改建面积增幅不低于15%;探索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服装产业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聚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集聚区、绿色软包装及新材料集聚区等特色园区;深入推行“标准地改革”,提高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率,严格项目准入,加强过程监管,按照“标准地”供地要求,2023年城西园区新供用地实现100%“标准地”出让,城东、城南园区新供用地实现70%“标准地”出让;整体统筹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严格执行分区域容积率准入标准,提高工业用地建筑密度和开发强度;强化园区企业无序租赁管理,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实现全周期清单化监管。(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发改委、县科商经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经开区管委会、开投公司)

13.聚焦人才战略,加强人才招引。积极实施“迎客松英才计划”“千名人才汇聚黄山工程”,广泛吸引科技型、技术型、管理型人才。鼓励引导企业在先发地区建立“人才飞地”,柔性引进培育人才;深化园区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培训培养,做好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的评审、认定工作;加大政策激励,强化校企合作,抓好校企定制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推动园区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用更深层次合作,新建1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培育1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柔性引进博士人才5人以上。(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人才办、县经开区管委会、县教育局)

14.聚焦金融政策,加强政策保障。深入实施“园区贷”“科技贷”“亩均效益贷”“专精特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创新金融支持政策,破解企业融资痛点和堵点,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快速发展;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引导产业转型基金、天使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向园区成长性好、前景可预期的创新型企业或产业项目进行投资,同时加大创投基金的引进力度。(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科商经信局、县投资促进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经开区管委会、开投公司、担保公司、各金融机构)

(四)“两业融合”绿色发展

15.聚焦新兴业态,培育数字经济。着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鼓励企业“上云上平台”,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支持企业创建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加大工业物联网建设和运用力度,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互联网产业;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园区跨境电商平台效能,拓宽园区外贸企业销售渠道,优化产业结构,壮大园区第三产业规模。(责任单位:县科商经信局、县发改委、县经开区管委会)

16.聚焦节能减排,安全绿色发展。综合发挥能耗、排污等约束性指标作用,引导低效企业有序退出,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入驻,园区企业全部纳入能源管理平台监管。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开展绿色低碳创新技术示范应用,提高园区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推行园区企业屋顶光伏建设和设备更新,有效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力争每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水耗下降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5%以上,推进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创建工作;提高园区企业安全生产“三同时”执行率,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综合治理力度,提升园区安全生产监管水平。(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科商经信局、县经开区管委会、县应急管理局、供电公司、开投公司)

(五)体制机制优化发展

17.聚焦主责主业,明晰责权边界。理清开发区和行政区关系,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为主的功能定位,逐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责,交由属地政府承担。(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县卫健委、县城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县信访局、徽城镇、桂林镇、郑村镇、北岸镇)

18.聚焦财税改革,优化管理体制。优化经开区财政管理体制,按县主要经济部门核定经开区管委会公用经费标准,将安全环保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范围;根据《歙县经济开发区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歙政办〔2021〕13号),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由管委会负责该专户日常事务管理,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部门负责监督。(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经开区管委会)

19.聚焦赋权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和《安徽歙县经济开发区行政赋权改革方案》(歙深改委〔2021〕1号)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大行政赋权力度,将相关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依照法定程序应放尽放,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做到“区内事区内办”,释放经开区发展活力;抽调相关部门骨干人员,组建一流营商环境服务队,秉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服务理念,采用现场办公、集中走访工作模式,落实服务队“月走访、季调度”工作制度,切实解决企业多头跑、反复跑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容缺受理制等制度;为支持县经开区工业企业发展,企业建设期间缴纳的城市配套费,视投资情况,按最高不超过90%的比例给予企业投资建设奖补。(责任单位: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编办、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县科商经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利局)

20.聚焦体制改革,完善薪酬制度。根据现行改革需要,及时优化《歙县经济开发区聘任制管理实施方案》《歙县经济开发区绩效薪酬激励实施方案》内容,完成全员聘用和薪酬改革,允许特聘高层次管理人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可按规定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或项目工资制等灵活方式柔性引才,特殊人才实行特岗特薪;全面推进“管委会+公司”改革向纵深发展,提升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水平,厘清经开区管委会与开投公司的关系,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成立开投集团,进一步发挥融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低效用地收购等功能,助力园区提质发展。(责任单位: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经开区管委会、开投公司)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歙县经开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统筹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经开区管委会,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各成员单位要成立工作专班,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并明确1名分管领导具体抓,推进相关工作落实。

(二)健全联动机制。建立联席工作例会制度,每月第一周由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和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组织召开联席工作例会,每周召开要素保障会,必要时邀请相关乡镇参加,定期协调推进本意见明确的各项任务和责任落实。各成员单位要强化协调配合,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用实际成果衡量和检验工作成效。

(三)强化跟踪问效。将县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重点工作纳入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成立督查组,定期开展督查通报,确保取得实效。

来源:歙县县委办

本文来源 歙县县委办,转载请注明来源!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分享:

相关阅读

报告分类

热门阅读

推荐园区

前瞻服务

  • 产业研究

    市场洞察 + 趋势研究 + 全球投资机遇 + 战略规划

    • 行业研究报告

    • 月度监测报告

    • 行业决策内参

    • 专项市场调研

    • 政府专项课题

    • 行业竞争力分析

    • 行业投资发展研究

    • 投资可行性研究

    • 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 产业链研究报告

    产业研究服务热线:400-068-7188

  • 产业规划

    「招商前置」规划法 + 独有「园区招商」大数据库

    • 区域经济规划

    • 新区开发规划

    • 产业园规划

    • 城市更新规划

    • 产业生态规划

    • 概念性规划

    • 投资选址规划

    • 政府决策咨询

    • 空间规划建议

    • 产业招商落地

    产业规划服务热线:400-639-9936

  • 招商规划

    招商图谱 + 项目包装 + 智慧招商系统 + 精准对接

    • 精准意向投资项目引荐

    • 产业招商政策编制

    • 项目评估/尽职调研报告

    • 招商推介活动

    • 招商项目包装

    • 重点项目实地考察

    • 产业图谱编制

    产业招商服务热线:400-639-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