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产业强市的决策部署,推动全市各类产业园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坚定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做大工业,前不久,绵阳市“园区提质”“企业满园”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推动园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对绵阳12个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园区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指导意见》为绵阳未来园区高质量发展定下什么样的目标?各个园区将发展哪些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近日,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锚定目标:到2025年,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产值占比超过85%
2021年,全市12个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2867.6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1.86%。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也要清晰看到,园区还存在整体实力不强、主导产业不突出、发展质效不高等短板。
如何让各个园区找准特色路径、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成为引领绵阳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
数易其稿的《指导意见》应运而生。“根据市委、市政府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的决策部署,我们对全市12个园区产业布局进行重新梳理定位,经过前期园区现场调研摸底、专题座谈讨论、征求县(市、区)、园区和市级有关部门意见后草拟《指导意见(初稿)》。”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最终审议后正式印发。
《指导意见》明确,通过大力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加快构建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产业鲜明、专业分工合理、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运营高效的园区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园区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引擎、主战场、主载体功能作用。
“精准定位、突出特色,突出重点、集聚强链,健全机制、精准调控”,是该《指导意见》提出的基本原则。该负责人表示,统筹考虑全市及各县(市、区)、园区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聚焦产业细分领域,突出差异化发展,精准定位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推动园区产业向“专精特优”方向发展,推动优势资源和优质企业向符合产业布局要求的园区集聚,打造具有全国全省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定下总体目标,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绘出“路线图”。按照国家级园区不超过“三主两特”、省市园区不超过“两主两特”的产业定位要求,加快完善优化园区产业布局的工作机制和政策,到2025年,全市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产值占比超过85%,全面形成产业分工更加明晰、协作配套更加高效、产业链更加完善、集群集聚效应更加凸显的园区产业空间格局。
划定任务: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任务齐头并进
产业成为优化园区布局的重要因素。《指导意见》聚焦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划定重点任务。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指导意见》明确聚焦存量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促进产品升级改造、技术迭代更新、工艺优化提升。支持重点企业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导向,引领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
集聚壮大优势产业方面,将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着力打造“镇园之宝”,强化龙头牵引,聚焦关键环节补链延链强链,形成以“链主”企业为中心、大中小企业梯次发展、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前瞻布局新兴产业方面,将聚焦科技前沿和未来赛道,加大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机器人等新技术新领域的布局力度,催生和培育引领未来绵阳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赛道、新增长极。
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干”。《指导意见》还提出,建立实施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要素保障等保障措施。
该负责人透露,将通过完善制度、出台政策、细化措施、督促指导、资金支持等方式,增强各县(市、区)、园区集中发展主导产业的定力,优先保障符合产业布局项目用地和能源等要素,助推“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
来源:绵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