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县级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指南

来源:江西省商务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7-02 12:00:00 阅读量:22902
分享:

7

为推动全省县级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江西省商务厅委托江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编写了《江西省县级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指南》,作为全省县级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的参考依据。

一、概念和意义

(一)基本概念

1.城乡配送体系

城乡配送体系是指为满足城乡配送服务需求,由配送企业、配送网点、信息网络、配送设施、配送技术与装备组成的、覆盖城乡区域的有机整体。

城乡配送体系的高效,体现在通过优化城市配送资源、完善乡村配送基础设施、打通城乡配送上行与下行通道,实现城乡配送网络高效衔接,达到城乡配送资源利用率、配送作业效率、企业与社会效益全面提升。

2.物流网络三级体系

物流三级网络体系分为城市物流三级网络体系和农村物流三级网络体系两类。

城市物流三级网络体系由综合物流中心(物流园区、批发市场)、公共配送(分拨)中心和末端配送网点构成;农村物流三级网络体系由县级物流园区(中心)、乡镇配送节点和村级公共服务点构成。

3.县级物流园区

在县域范围内,从事物流活动,具有完善信息网络,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公共物流服务,且物流功能健全、集聚辐射范围大、存储、吞吐能力强;既可以承接外埠到达的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网购商品、又可以收揽农村上行的网销商品、农副产品;既可以面向县城社区门店、乡镇门店与农业生产集中配送,也可以面向县城居民与乡镇配送节点实行统一配送的场所或组织。

4.高标准仓库

高标准仓库指在空间利用率、容积率、自动化水平、区位条件都优于普通仓储设施的合规仓库。

高标准仓库一般为钢混框架和轻钢结构,屋面隔热采光,库高不低于9米,抗震设防烈度等级7度以上;有1.3米高标准装卸平台,配有升降平台和雨棚;库区内空间大,立柱、屋面、墙体结实,地面金刚砂处理,标线齐全,地面承重每平方米不低于5吨;配电室、物流门、监控、照明、叉车充电点及各标示牌等配套设施齐全;消防管道、消防栓、防火分区门以及报警装置、自动喷淋系统等消防设施齐全。

(二)推动县级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县级物流园区是现代流通体系中的短板和重要环节。推进县级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流通体系重要举措,是推动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和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的重要抓手,对于畅通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渠道,促进城乡生产与消费相互衔接、农村消费和商贸流通融合发展,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扩大内需

县级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整合贯通全渠道流通及其上下游的物流服务与数据链条,畅通了物资上下行渠道。有利于通堵点、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增加公共消费,促进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进一步打开内需空间,使国内大循环更加通畅;有利于改善供给质量,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增进民生福祉;有利于不断促进消费创新、激发新消费,持续扩大既有消费市场规模,形成多元化、多样性的消费格局。

2.助推产业融合

县级物流园区的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县域物流规范化、集约化发展,形成稳定长效的物流系统。在有力的物流系统支持下,着力扩大内需,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促进商贸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依托县级物流园区生产服务能力,集聚物流资源,为制造业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降低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提升区域内制造企业竞争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统筹推进农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体系发展,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构建联结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最终消费者的紧密型农产品供应链。

3.推动乡村振兴

县级物流园区不仅仅是农村物流的枢纽,还是现代物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依托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有利于形成高效有序的农村物流体系,支撑县域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助力产业振兴,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推动县级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物流状况,扩大农产品消费,提升乡镇居民生活水平,推动乡村振兴。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乡村物流网络节点,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坚持以构建县乡村物流集中配送体系为重点,以县域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健全乡村物流服务体系,提升县域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推动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二)基本原则

1.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投资建设运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挥政府资源整合和引导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要素自由流动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2.以人为本、务实推进。县级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要突出为民、便民、惠民,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满足城乡居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生活需要,向城乡居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使公众分享县级物流园区建设成果。

3.因地制宜、科学有序。以物流需求为导向,根据县域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特色、消费基础、物流设施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先进适用技术,集中建设新增设施,提高设施使用效率,科学推进县级物流园区建设,避免贪大求全、重复建设。

4.创新驱动、多元发展。充分发挥典型县级物流园区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特色化、智慧化、体验化发展。统筹推进县级物流园区软件和硬件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着力培育商贸物流新技术、新模式,进一步丰富功能业态。

5.节约集约、绿色发展。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确保县级物流园区项目精准落地。鼓励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降低物流业的总体能耗,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物流绿色化发展。

(三)工作目标

“十四五”期间,通过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规范有序、服务优质的标准化县级物流园区,推动全省商贸物流总额保持年均8%以上的高质量增长,商贸企业物流费用率降低0.5个百分点。

——示范效应凸显。2021年,认定10个县级标准化物流园区,形成典型案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施。

——体系渐趋完善。到2025年,全省各县至少建有1个县级物流园区,每个乡镇建有一个500平方米左右的配送中转节点,每个行政村或大的自然村建有一个50平方米左右的公共服务点,流通效率显著提升,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渠道基本畅通。

——业态更加丰富。到2025年,县级物流园区基本具备仓储分拨、公共配送、快递分拣、冷藏冷冻、零担货运、流通加工等业态。

——功能愈发完善。到2025年,县级物流园区提供的物流服务更加优质,增值服务、基础配套服务、政务和商务服务能力有显著提升。

三、建设要求

(一)县级物流园区建设总体要求

1.规划导向。物流中心规划应结合国家和地方物流产业规划要求,以属地物流需求为导向,符合所在地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设施规划。

2.因地制宜。做好功能区规划,建设适合物流企业聚集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引导区域内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聚集。在区域范围内提供社会化物流服务,承担与其定位相匹配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并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3.绿色集约。遵循梯次优化、合理配置的原则,倡导绿色物流理念,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降低建设配套成本,防止重复建设。

(二)县级物流园区物流供需情况分析

1.调查掌握物流需求情况。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人口总量、GDP水平、县域面积等)、商品流通发展状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贸流通企业运营情况、农产品或工业品流通特点等)、生产及消费发展情况(工业产值、居民消费水平、习惯等)。

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测算本地物流总量及配送总需求量与结构。

2.调查掌握物流发展现状。包括:物流设施总量及分布情况、物流企业数量及经营网点布局、配送运营模式、技术应用与创新等情况,商贸物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测算本地物流供给水平,掌握物流服务供求差距。

(三)县级物流园区级别界定

根据上年县域常住人口数量、GDP规模、县域面积等客观因素,明确物流园区建设的级别,科学合理规划物流园区建设。

县级物流园区分为两级,其中一级要求占地面积须达到150亩以上;二级占地面积须达到100亩以上。

县级物流园区建设须根据相应级别进行区分,若该县域各项指标达到二级,则县级物流园区推荐以二级(含)以上标准建设;若该县域各项指标达到一级,则县级物流园区推荐以一级标准建设,县级物流园区级别分类指标体系详见附表1。

同时,根据各县域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商贸物流需求情况,可以建设相对等次更高的物流园区;若县域内已经建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园区,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

(四)县级物流园区分业态仓库建设要求

1.仓储分拨仓库

仓库为高标准仓库,库区内设有高位货架,且全部使用标准化托盘或周转筐;每万平方米至少配备4台叉车,其中高位叉车不低于2台;库区内电子标签使用率需达到80%以上,库区内操作全程监控,监控内容需留档3个月以上。其它未列明要求可按照《通用仓库及库区规划设计参数》(GB/T 28581-2012)和《物流建筑设计规范》(GB 51157-2016)标准建设。

2.公共配送仓库

县级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区。具备统一存储、集中分拣、共同配送等功能,满足公共仓储、零售门店等各类企业共建共用的配送需求。库区内包含进货暂存区、出货暂存区、存储/拣选区、退货处理区、单据室5种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标识清晰。

仓库建筑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采用重钢结构修建,库房有效净高不低于9米,柱距不低于8米,地面承重不低于3吨/平方米(地面需做防尘耐磨处理),可设置5层标准(1200*1000mm)托盘货架,单体5000平方米以上的库房应设置装卸平台(月台),并配置2台以上升降平台,单个消防分区为3000平方米以上。

仓库建筑面积在5000-10000平方米的,采用轻钢结构或砖混(楼库)结构修建,库房有效净高不低于6米,柱距不低于6米,地面承重不低于2吨/平方米,单个消防分区为3000平方米以下。

3.快递分拣仓库

一般宜采用单层轻型钢结构仓库建设,多层物流建筑主体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顶层屋盖宜采用轻钢屋面系统,库内净高宜在7米左右;推荐采用单月台方式建设,单月台配有一定数量站台登车桥和全覆盖的雨棚;地面应为整体地面,地面和楼面应平整、耐磨、不起尘、防潮、防滑、清洁、易清洗;门宽宜不小于3米,高度宜不小于5米,每万平方米库门宜不少于16扇,应根据未来仓库发展需要,预留库门位置,便于日后改造;仓库消防等级需达到丙二类及以上;配备叉车、地拖、笼车等基础配套设施。

4.冷藏冷冻库

冷藏冷冻库建设以满足县域内冷链基本需求为主,根据库体结构,可分为土建式冷库和组装式冷库。

库区内应有良好的雨水排水系统,道路和回车场应有防积水措施;根据需要可设封闭站台,封闭站台应与冷库穿堂合并布置,冷藏间与穿堂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隔墙;站台的适当位置应布置满足使用需要的上、下站台的台阶和坡道。冷库总平面布置应做到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对库房占地、设备管线、道路、回车场等资源应统筹规划、合理布置,并应兼顾今后扩建的可能。

推荐未开始冷藏冷冻库规划、建设的,依照《冷库安全规程》、(GB/T 28009-2009)、《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2010)和《室外装配冷库设计规范》(SBJ 17-2009)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在建和已建的冷库宜根据上述标准进行改建。

5.零担货运仓库

一般宜采用单层轻型钢结构仓库建设,多层物流建筑主体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顶层屋盖宜采用轻钢屋面系统,库内净高不低于7米;推荐采用单月台或无月台方式建设,单月台配有一定数量站台登车桥和全覆盖的雨棚;地面应为整体地面,地面和楼面应平整、耐磨、不起尘、防潮、防滑、清洁、易清洗;门宽宜不小于5米,高度宜不小于5.5米,每万平方米库门宜不少于10扇,应根据未来仓库发展需要,预留库门位置,便于日后改造;仓库消防等级需达到丙二类及以上;配备叉车、地拖、笼车等基础配套设施。

6.流通加工仓库

推荐物流园区建设时与预入驻企业协商建设,可依据入驻企业的作业工序进行设计施工。一般宜采用单层轻型钢结构仓库建设,多层物流建筑主体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顶层屋盖宜采用轻钢屋面系统;地面应为整体地面,地面和楼面应平整、耐磨、不起尘、防潮、防滑、清洁、易清洗;仓库消防等级需达到丙二类及以上;仓库月台、库门、跨度、柱距、库内净高、地面承重等要求可与仓库租用企业协商。

四、功能配置要求

县级物流园区通常设置在交通较为便利的经济区域(不一定是县城),参照《物流园区分类与规划基本要求》(GB/T 21334-2017)、《物流中心分类与规划基本要求》(GB/T 24358-2019)和《物流园区建设指南》(DB/T 1161-2019)等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因地制宜改建、扩建或新建各项物流设施,合理配置功能区划,其中基本功能区为县级物流园区必须配备的功能区,其他功能区视情况而定。

(一)仓储分拨功能区

县级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区。一级园区仓储面积通常应达到2万平方米以上,以高标仓为主;二级园区仓储面积通常应达到1万平方米以上,不强求高标仓。

(二)货运配载区

货运配载区是指完成货物的装卸搬运、储存、接货、配货、送货等业务的功能区,应具备信息协同、配载优化和线路优化能力,实现车、货高效匹配,提高物流运营效率。

(三)公共配送功能区

县级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区。一级园区公共配送中心的辐射半径应在30公里左右,仓库面积通常不低于1.5万平方米,以高标仓为主;二级园区公共配送中心的辐射半径应在10公里以上,仓库面积通常不低于1万平方米,不强求高标仓。鼓励有条件的库房配置DPS系统。

(四)装卸作业区

装卸作业区的宽度及地面承重应根据运输车辆类型、作业方式等进行规划,应满足不小于40英尺集装箱卡车长度的作业需要。单侧装卸作业时,宽度(含车辆通道)宜不小于30m;相向作业时,宽度(含车辆通道)宜不小于45m。装卸作业区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采取必要的防雨、防雪等措施。装卸货平台宜高出停车地面0.8m-1.5m,宽度应根据作业机械类型、回转半径及作业特点等进行设计,进深不宜小于6m,可安装平台登车桥调节高度满足不同车型的装卸需求。

(五)快递分拣功能区

县级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区。一级园区快递分拣功能区占地面积通常不低于1万平方米,二级园区快递分拣功能区占地面积通常不低于5000平方米。

(六)冷藏冷冻功能区

若县域内有已规划、正在建设或完成建设的大型冷藏冷冻库(5000吨以上),对冷藏冷冻功能区不做要求;若县域内未规划建设大型冷藏冷冻库的,一级园区可增加1万吨左右的冷藏冷冻库,二级园区可增加5000吨左右的冷藏冷冻库,以满足县域内的基本需求。

(七)停车区

为园区内各类车辆提供停车泊位,包括常驻车辆以及临时来往车辆。

有条件的县级物流园区,还可以结合实际,合理规划零担货运、流通加工、中央大厨房等功能区。

五、管理运营要求

(一)夯实县级物流园区服务基础

1.保障服务能力。物流园区实际运营面积占建筑面积60%以上,物流运营面积包括但不限于码头、铁路装卸线、道路、库房、堆场、月台、流通加工场所等。

2.提供运力保障。一级园区内通常应配备50辆以上配送车辆(不含三轮车);二级园区内通常应配备30辆以上配送车辆(不含三轮车)。

3.缩短装卸搬运时效。一级园区内通常配备叉车不低于30台,标准托盘、吨袋、周转筐等单元化设施使用率在60%以上;二级园区内通常配备叉车不低于20台,托盘、吨袋、周转筐等单元化设施使用率在50%以上。地拖、笼车等物流设施能够基本满足旺季时期的需求量。

(二)扩大县级物流园区配送服务范围

每个县级物流园区提供的物流服务至少可以覆盖县域内所有乡镇、行政村和较大的自然村,配送服务半径至少达到100公里。

(三)提升县级物流园区服务能力

除去物流服务的核心能力之外,县级物流园区需要积极开拓新领域,逐步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提供增值服务(货运代理、商品展示、设施设备租赁等)、基础配套服务(停车、住宿、餐饮、物业、修理等)、政务和商务服务(市场监管、公安、税务、金融等)。

(四)增强县级物流园区信息化水平

为满足客户和合作企业信息交互需求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监管要求,通常应根据智慧物流发展的相关要求,建设与内部作业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化设施。

1.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具备信息发布、数据交换、运力交易、货物跟踪、融资服务、信用管理、支付结算、物流保险、物业管理等功能。推荐一级园区自建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且与省级或市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接驳,二级园区使用省级或市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2.县级物流园区信息化资金投入。物流园区及入驻企业用于提升信息化的软件和硬件投入包括:硬件指服务器、工作站(包括终端设备)、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媒介等)、网络连接硬件(如路由器、交换机、ADSL调制解调器等)。一级园区信息化资金投入须达到500万元,二级园区须达到200万元。

(五)强化县级物流园区服务县域经济能力

1.提升园区服务质量。推荐县级物流园区参与A级物流企业、重点商贸物流园区(中心)、示范物流园区等各项资质荣誉评估评审活动。

2.提升入驻企业质量,扩展物流中心服务范围。推荐县级物流园区引进综合实力强、服务水平高、市场声誉好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A级物流企业、星级冷链物流企业、重点商贸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类企业、加工制造业企业等。

六、开发运营模式

(一)物流园区开发模式

根据投资主体不同,物流园区开发模式主要分为政府、企业、政企联合开发和综合运作发展四类。

1.政府主导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发展模式是指由地方政府做出物流园区规划并组成开发机构,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来开发建设物流园区。

2.企业主导模式。即大型物流企业主导开发模式,由大型物流企业开发建设物流园区并率先经营,带动和引导其它物流企业或相关企业进驻园区,逐步实现物流产业聚集。

3.产业地产开发模式。产业地产开发模式按照投资和管理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四种:

(1)地产商作主导,租售给物流商并代其管理。日常物流业务由物流公司操作,地产开发商只负责投资开发和物业管理。

(2)物流商自有地产,自主经营管理。即物流企业是相关物流设施投资建设的主体,建成后自主经营,自主管理。

(3)地产、物流商合作经营。即物流商、地产商通过成立项目公司或协议、合同等其他契约方式共同出资、合作经营,分享收益、共担风险。

(4)由第三方牵头,联系物流商和地产商。即通过第三方将物流商和地产商各自的资源进行整合,物业建成后由第三方中介组织负责对管理企业进行招标,企业收益由第三方代为审查并根据协议分配。

3.政企联合开发。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物流企业共同开发模式。即政府相关部门从总体上对物流园区做出规划,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由相关企业负责具体项目的开发,共同完成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

4.综合运作发展。综合运作发展模式是指对政府主导发展、企业主导和政企联合开发三种模式的混合运用。

(二)物流园区运营模式

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主要分为管委会、主导企业运营、第三方运营和综合运营四种。

1.管委会模式。管委会模式是指政府成立物流园区管委会,负责物流园区的日常经营与管理。

2.主导企业运营模式。主导企业运营模式适用于以主导企业为主体开发建设的物流园区,依托主导企业进行物流园区管理、运营与日常维护。

3.第三方运营模式。第三方运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聘用有经验的第三方对物流园区进行经营,实现政企分开、市场化运作,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4.综合运营模式。综合运营模式是指对管委会、主导企业运营和第三方运营三种运营模式的混合运用。

附表:

江西省县级物流园区级别分类指标体系

0

来源:江西省商务厅办公室

本文来源 江西省商务厅办公室,转载请注明来源!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相关阅读

报告分类

热门阅读

推荐园区

前瞻服务

  • 产业研究

    市场洞察 + 趋势研究 + 全球投资机遇 + 战略规划

    • 行业研究报告

    • 月度监测报告

    • 行业决策内参

    • 专项市场调研

    • 政府专项课题

    • 行业竞争力分析

    • 行业投资发展研究

    • 投资可行性研究

    • 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 产业链研究报告

    产业研究服务热线:400-068-7188

  • 产业规划

    「招商前置」规划法 + 独有「园区招商」大数据库

    • 区域经济规划

    • 新区开发规划

    • 产业园规划

    • 城市更新规划

    • 产业生态规划

    • 概念性规划

    • 投资选址规划

    • 政府决策咨询

    • 空间规划建议

    • 产业招商落地

    产业规划服务热线:400-639-9936

  • 招商规划

    招商图谱 + 项目包装 + 智慧招商系统 + 精准对接

    • 精准意向投资项目引荐

    • 产业招商政策编制

    • 项目评估/尽职调研报告

    • 招商推介活动

    • 招商项目包装

    • 重点项目实地考察

    • 产业图谱编制

    产业招商服务热线:400-639-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