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绍兴高新区)高度重视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明确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做优战略规划,做大产业布局。高标准建设高端生物医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国家火炬健康装备和医用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医疗器械、现代医药产业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依托各类平台,培育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链。
聚焦载体平台提优,提高承载能力
打造孵化加速平台。打造本地生物医药孵化集群,培育产业内生动力。推进建设浙江医药、振德医疗等重点企业研发中心,涵盖药物安全性评价、新药筛选、新药生产工艺研究、中试产业化等环节,目前拥有32款1类创新药,其中已有4款上市,28款临床阶段,形成生物医药发展的“动力核”。建设异地生物医药孵化器,导入外部优势资源。在北京北大医疗产业园建设创新飞地“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实现项目“研发孵化在飞地,产业化在绍兴”,为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创新技术支持及创新产品导入,储备超过500项优质医学成果,相继链接了手持麻醉穿刺B超仪、人工磁环、眼部护理仪等项目。
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国家级检验检测基地、浙江省药品审评中心绍兴滨海新区分中心、长三角(绍兴)高端医疗器械技术转化中心、医疗器械3C创新服务平台等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从产品孵化到上市前的全方位一站式解决方案。如人工磁环括约肌项目,在概念策划阶段,提供天使轮融资、组建初始团队、样品设计定型、性能检测等全程服务;在中试阶段,引进申报为绍兴市人才计划项目,进行供应商梳理与工艺验证;在批量阶段,协同区内一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委托加工,实现综合体内闭环。
聚焦要素集聚提速,增强发展动能
加强人才引育。首创全省唯一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创新实施高层次人才“双聘制”、青年科学家“免评审”落户制等“20条”改革举措,提升生物医药人才规模量级。研究出台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清单,引进一批在植介入耗材、医用影像设备、医用新材料、智慧医疗等行业领军型人才。联合绍兴文理学院、绍兴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内高校,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通过春秋季专列、家燕归巢行动、人才高峰论坛等活动招才引智。目前生命健康产业从业人员数超9000人,已集聚国家、省级领军人才和市级医药人才138名,拥有国家级领军人才创业团队8个,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4个;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5家,省级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8家。
加强政策支撑。发布绍兴高新区现代医药产业招商引资扶持政策及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对应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在项目落地、人才引进、产业生态、研发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在百亿级生物医药母基金、海邦人才基金等基础上,先后设立总规模3亿元的医疗器械产业基金、2000万元的孵化基金,与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10亿元综合授信,与绍兴银行等建立科技贷款等合作,撬动社会资本70多亿元扶持产业发展。
聚焦创新能力提升,强化支撑带动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在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大型医用影像设备、医用新材料、医用高值耗材等重点领域,服务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抢占技术制高点。2022年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承担市级攻关技术项目11项,省级研发技术项目7项,形成一批进口替代的标志性成果和战略性产品。如梅奥心磁对标美国思瑞泰心(Stereo Taxis)公司,攻克心脏介入手术导航设备与技术、柔性磁导航心脏消融手术机器人设备与技术、5G远程手术系统等。大型医用影像装备方面,明峰绍兴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ScintCare PET/CT 720T)获得NMPA注册证,实现科研型数字化高精度影响设备国产化。
深化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坚持项目为王,开展项目月通报、季督查,推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已有重点产业项目合计35个,协议总投资467.35亿元,落地越海百奥药业、尚科生物酶制剂及高端化药、精准医学产业园等项目,投资均超过20亿元,浙江医药入选浙江省医药行业十强企业和中国制药工业销售收入百强企业。依托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建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围绕生命健康、新材料领域,开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以及医用新材料研发。已申请专利31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与省人民医院共建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成立9个名医工作室,打造省地合作办医新典范。
来源:绍兴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