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常州经开区空气优良率为75.1%,比2015年上升10.7个百分点;PM2.5均值为43.4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0.3%,均达省、市考核要求。国考五牧断面为IV类水、省考戚墅堰断面为Ⅲ类水,连续4年稳定达标……经开区成立6年来,坚定不移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区域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作为“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经开区工业基础扎实,制造业企业众多。在2020年综合考核中,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被评为市生态环境系统“第一等次”,生态环境的良好成绩来之不易。
6年来,经开区突出源头治理,通过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累计实施生态环境工程3283项。6年累计关停化工企业122家,关闭印染企业19家、电镀企业5家,完成“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目标任务,累计关停取缔1031家、整治改造提升214家;累计拆迁高污染企业334家。
坚持全面综合治理,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涉VOCs企业集群排查整治,排查15个集群561家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分类整治;143个工地安装扬尘视频监控,130个工地安装PM2.5、PM10在线监测系统。建成污水管网约340公里,完成企事业单位接管4100余家,3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6万吨/日。2018年以来,完成11条黑臭河道的整治工程销号,累计清淤河道116条。全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修复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一般工业固废收集处置能力达 227.5万吨/年。
在2020年全市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中,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在全市7个板块中排名第二,经开区生态环境执法分局横林所在全市18个基层所中排名第二。“双料亚军”的背后,是一支敢于动真碰硬的生态环保“铁军”队伍。
经开区生态环境执法分局于去年成立,理顺了辖区执法体系和管理制度。执法人员通过签订责任状,参与师徒结对帮扶、线上线下培训、廉政教育风险防范教育,压实个体责任。横林所作为经开区首个生态环境标准化执法所,投入250余万元,配套建设了调查询问室、应急物资室等场所,生态环境执法力量进一步下沉到基层。
2018—2020年,经开区累计办理环境违法案件445件,处罚金额4738万元;共收到环境信访2935件,其中2020年309件,比2018年下降81.6%,信访件处理率、结案率均达100%。
经开区还召集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执法、公安和检察等部门单位,建立线索通报、案件移交和联动执法机制,提前介入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线索。2018年以来,查处生态环境涉刑案件12件,办理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3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4件。
近年来,经开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以党员先行的“一点红”带动生态共荣的“一片绿”。今年4月,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交通执法大队签署了“先锋绿源通”党建联盟结对共建协议书。三方将构建“共商、共享、共建、共办”的党建协作机制,实现“1+1+1>3”的品牌效应,协同推动生态环境等领域高质量发展。
在生态环境分局的组织下,党员干部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开展生态活动,生态环保的清风吹进了千家万户。分局已连续2年开展全民集步打卡挑战,鼓励绿色出行;连续3年开展共绘绿色地球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在本月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现场,分局开展企业接待日活动,现场接待企业14家,解答生态环境政策、污染防治措施、新危废申报系统等领域20多个问题。
目前,由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成立的“先锋服务队”共有40名队员,陆续下沉到基层开展“服务100+”活动,将绿色服务送到群众和企业“家门口”。
来源:常州经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