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极其不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脱贫攻坚、防汛救灾三场大考纷然而至。于潇湘热土而言,层层大考是“危”更是“机”。近年来,湖南扎实推进园区产业链建设和园区健康科学发展,加速了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据统计,湖南上半年GDP达到19,026.4亿元,同比增长1.3%,增量全国第一,总排名全国第八,交出了一张满意的湖南答卷。
一石激起千层浪。经济上的高分答卷得益于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位谋划,超前布局。7月14日,湖南出台《关于推进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十七条具体措施,为加快推进全省产业园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
今天,湖南已然吹响聚焦园区抓产业的嘹亮号角,奏响“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最强音,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奋勇争先。
产业兴园
引得新兴优势产业链而栖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以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透把握和对湖南发展区位的深谋远虑,为湖南指明了“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
谋定而后动,则无往而不胜。记者了解到,湖南从产业和园区破题,从2014年启动“135”工程,到2017年决定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年,从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到全力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坚持一张蓝图、一抓到底。“135”工程建成各类标准厂房3833万平方米,引进创新创业企业6038家,其中,引进省重点扶持的20条新兴优势产业链项目833个,延链补链项目1064个,在承接产业转移大潮中赢得先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5个100”的强力推动下,湖南园区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时代。引进施耐德、潍柴动力等114家“500强”投资项目177个。其中,中国长城科技集团斥资51亿元在长沙打造全国总部基地;新金宝年产1300万台喷墨打印机项目在岳阳投资180亿元;中电彩虹特种玻璃国内首条G7.5盖板玻璃生产线落户邵阳并提前点火投产。三一、中联、华菱大举挺进工业互联网领域,焕发出全新活力。一大批“强链补链延链”标杆项目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湖南积极启动复工复产,“硬核”发力,一次性集中开工超500个产业项目,园区“百团大战”雷动三湘。其中,三安光电携150亿元资本强势入湘,打造碳化硅全产业链。
产业风云,中流击水。一条条新兴优势产业链,构筑起湖南经济的“龙骨”,挺起湖南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引领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强势崛起,推动湖南园区经济一路高歌前行。
对标对本
促使产业项目建设持续升温
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园区是主战场。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亲任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联席会议制度的总召集人,亲自带队招商,带头联系20条新兴优势产业链。倾心尽力打造岳麓互联网峰会、世界计算机大会、国际工程机械展等重大活动。园区变成了“以产业比实力”的赛区,会场变成了“以项目论英雄”的考场,大大激发出各级干部的实干劲头。
湖南发改、工信、商务、科技、人社、财政、税务等省直部门坚持通力协作、主动作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率先在全国推出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先后取消和下放各类行政权力136项,不断向园区赋权。
全力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面优化办事流程,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登记备案缩减至1小时。74%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平均办电时间压缩30%,低压报装实现“当日送”服务。持续推进降本降负,省级立项收费项目实现“清零”,2018年、2019年分别新增减负900亿元和680亿元。
湖南各地对标北上广,铆足了劲,比学赶超。长沙全方位学习杭州“最多跑一次”经验,浏阳探索成立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长沙经开区与汨罗联合打造飞地园区,邵东首创“工业地产”模式,祁阳“EPC+O”模式为园区市场化改革探出新路,江华“保姆式”服务成就了招商引资“江华速度”,湘潭开展企业投资承诺制改革,株洲推行“拿地即开工”,常德搭建中介服务“网上超市”……一次次探路,一次次改革,催生园区经济新动能,升腾起湖南发展新希望。
数据显示,2019年,湖南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超2300个,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10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多达12个。产业项目建设的不断升温,助推湖南制造一路逆势上扬,规模以上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进出口增速高达50.1%,位列全国第一。
创新引领
打造园区高质量发展“升级版”
湖南目前已拥有16个国家级园区、12家千亿园区、11个千亿产业,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材料已壮大为万亿产业。在湘世界500强企业多达177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增至6595家。
据了解,2019年,144家园区产出了全省34.5%的GDP、69.7%的规模工业增加值、71.8%的进出口、40%左右的税收,技工贸总收入达4.9万亿元,利润总额达2353亿元,上缴税金1605亿元,有力地支撑起了湖南高质量发展。
湖南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好的势头愈加凸显。
手握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的两张金字招牌,湖南正成为创新引领的高地。长沙、湘潭智能制造装备、岳阳新型功能材料和娄底先进结构材料等列入国家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全省有15个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项目,国家级技术中心达57家。
与此同时,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开放平台渐成气候,湖南已迈开创新引领的铿锵步伐,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贸合作愈加紧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不断加深,世界的“湖南声音”更加响亮。
风物长宜放眼量。随着“两山”建设加速崛起,上千家企业争相安营扎寨,行业巨头纷纷抢滩落户,“两山”已成为湖南创新开放的一张烫金名片。依托国防科大、中国电子,吸引新金宝、比亚迪等产业链重点项目聚集,湖南已成为中国信息技术自主可控领域重要的研发生产基地。以蓝思科技为依托的显示功能器件产业链,随着彩虹玻璃、三安光电、长沙惠科的强势加盟,正在全球崭露头角。移动互联网产业风生水起,以华为、比亚迪、新金宝等为支撑的计算机、智能手机产业链加快形成。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大数据、超高清视频、5G及应用、工业APP等产业链加快成长。
而今,湖南正推进“135”工程升级版、园区开放行动计划、产城融合、特色产业小镇、产业链抱团入湘工程、万企闯国际等一系列新举措……
湖南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正加速从稳中有进向稳中有“劲”强势演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正在加速向园区汇聚,“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正在加速释放,升腾起湖南“十四五”规划美丽图景。
芙蓉国里尽朝晖。湖南以敢为人先、舍我其谁的时代魄力,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正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阔步迈进。
来源:湖南省发展改革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