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构建“园区+物业”体系
作为首批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之一,除核心区天府软件园外,成都天府软件园公司着力构建“一园多点”空间布局,近年来新增运营管理了AI创新中心、天府长岛、中国-欧洲中心、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项目。
“随着管辖园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天府软件园管理团队不断探索智慧管理新模式,以便更加高效、智能、系统化地运营管理多个产业园区。”据天府软件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府软件园公司打造了八大服务体系,能为企业提供包括政策申报、产业社交、招聘、培训、人力资源资讯交流、创新型创业孵化、品牌宣传推广、全方位技术支撑、海外工作站等在内的诸多服务项目。
聚焦到最基础的物业设施服务部分,天府软件园公司将良性竞争创新融入“园区+物业”体系,重新定义了产业园区的基础物业管理。
“园区+物业”体系是指由天府软件园公司整体统筹,各区第三方物业公司提供具体服务。目前,天府软件园“园区+物业”体系已有多家物业企业、上千名物业人员参与。
“考核和评分都很关键,成绩垫底的物业可能就此出局。”据天府软件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其考核方式多样化,囊括了现场监督检查、线上企业客户满意度调查、第三方安全机构不定期抽查和业务能力系统培训等多种形式。
在这一良性竞争体系下,各区物业除扎实做好“基本功”外,还在企业服务方面不断积极创新。如天府软件园B区物业为提高客户辩识率,要求物业所属客户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有“人脸识别”技能,每家企业至少维护1至2个关系人;要求门岗对车主的辨识率达到30%,包月车位车主达到100%。通过汇集、分析客户特征、个性化需求等信息,形成对辖区企业车、车位、工作习惯、业务范围等要素的高辨识率,达到“点对点”精细化服务。
此外,针对各区企业特色,物业公司还推出了夜间陪同护送员工下班、管家式托管、早晚高峰护航等特色服务。
“黑科技”覆盖园区生态、生产、生活
目前,天府软件园管理的多个园区及项目,横跨区域近6公里,范围涉及成都高新区桂溪、石羊、中和3个街道的5个社区。产业园区的管理存在园区覆盖范围广,涉及企业数量庞大,同一楼宇中不同类型企业需求差异化较大等复杂情况。
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引领带动天府软件园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强化园区建设和产业互动发展,提升园区精细化运营、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园区逐渐走向智慧化、科技创新化,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了解,天府软件园着力以“黑科技+智慧园区”的管理模式,确保产业园区高效运转。自2014年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首批中国智慧软件园试点园区”以来,天府软件园陆续启动智慧园区相关建设。截止目前,已建立微园区、全园企业服务平台、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公共技术平台等多个面向园区管理、园区企业运营和职工生活服务的信息化服务体系,覆盖园区“生态、生产、生活”领域,产生了明显的服务效益。
其中,面向个人用户的天府软件园“微园区”,集园区资讯、统一支付、智慧停车、活动报名、疫情防控等相关信息为一体,为园区职工提供全方位生活消费服务。目前“微园区”已累计注册用户10万余人,日均服务超3万余次,疫情期间累计扫码通行367万余人次;天府软件园联合华为公司在园区设立“软件开发云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软件开发公共技术服务。截止目前,已完成334家企业将业务搬上云平台的需求。
“疫情期间,在黑科技的助力下,天府软件园利用智慧管理新模式严防严守,最终平稳度过。”据介绍,在疫情初期,天府软件园通过自研程序在线搜集和比对企业复工台账,同时引入“5G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加快重点楼宇体温检测效率;在落实疫情减租政策时,天府软件园通过自行开发的“疫情减租系统”,让微园区体系与内部审核体系相结合,实现了企业申报、审批流程全面电子化,极大减少疫情防控期间的人员接触,于特殊时期彰显出园区对外信息化服务的高效与便捷。
“下一步,天府软件园计划结合园区现有的信息系统建设情况,打造智慧孵化器、智慧能源管理、园区大数据平台等智慧管理项目,为园区企业带来更优质的办公体验。”成都天府软件园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以智慧管理新模式为重要抓手,以中国软件名园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为指导,进一步优化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打造高品质科创空间,助力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来源:成都高新区融媒体中心